您好,欢迎光临国民财富官网!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国民研究

国民研究:城投债的政策红利还能有多久?

更新时间:2021-11-24

         过去的故事 – 自始都是“野孩子”

城投债的出现,直接原因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中国出台了“四万亿”刺激政策来托底经济。只有中央的4万亿是远远不够的,地方需要有配套资金,而按照中国的法律框架,地方政府是不能直接负债的,城投公司应时而生。城投公司的出现过程,就不是在当时的预算法框架内做出来的,也没有任何的文件直接承认城投债务与政府的兜底责任。

城投只是一个统称,指的是从事土地平整、拆迁配套、保障房建设、修路修桥,还有公交、供水供电供气供热、垃圾处理等相关业务的企业,股东一般都是当地的国资委或者财政局。城投企业发的债券,不管是银行间还是交易所、不管是中票短融企业债还是公司债,都叫城投债。

我在2009年刚进入债券市场,就接触到了城投债。我的从业时间完整经历了城投的“出生”和“成长”过程。正是因为这样的“身世”,城投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市场认可。2009年券商销售城投债时,磨破了嘴皮都没有几家金融机构认购,所以才有一些券商开拓偏远的城商行农商行。

2011年4月,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,表示“即日起,只付息不还本”,该公司在建行、工行、国开行等十几家银行贷款余额近千亿元,虽然最终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妥善解决,虽然这家企业都算不上狭义的城投企业,但还是对城投债冲击很大。

一直到2014年,城投债在金融机构中的认可度都没有太大的变化,能买城投债的机构寥寥无几。期间,2013年发生了债市历史性的事件 – “钱荒”,余额宝诞生了,而债券利率飙升到了未有的高利率,城投债自然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一类债券。

从2014年年初开始,我所在机构的领导拍板增持城投债,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,在执行层面是我牵头。到年中的时候,我们已经买了接近千亿元的城投债,我们基本上投遍了一级的所有能入池的城投债项目,二级也同步增持,从年初的8%以上的利率一路买到6%附近。2014年债券利率一路下行,当年这块仓位给行里贡献了有百亿元的利润。有家券商的研报在回顾这一年的行情时,说我老东家开启了这段城投债行情。这是我从业经历中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,我特别佩服老领导CHEN总和HUANG总,坚定要增持,在市场朦胧的状态中能看清大势,也特别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。一直到2014年年中,能认可城投债的机构还是不够多,但赚钱效应很明显,持续了2-3年,等到了2016年时资质好的城投债利率到了3%左右。

2014年开始,信用债出现了违约,此后几年除城投债之外的各种类型的债券都有违约的案例,从央企、地方国企、伪国企、大型民企、中小型民企等等,只有城投没有实质性的违约。所有不喜欢城投债的机构,都被别的信用债品种轮番教育过了。而到了现在,城投债是信用债投资机构中最为拥挤的交易品种,从银行自营、银行理财、券商自营、券商资管、基金公募、基金专户、保险、期货、私募等等。

这是一段流水账,我想表达的是,城投债从出生时就是一个“野孩子”,它的出现有特殊的时代背景,也发挥了特殊的历史作用。我们了解了这点,对我们讨论城投的未来是有帮助的。

城投企业的明天会怎样?

城投的债务终归没有直接纳入预算,债务规模有多少,众说纷纭,我印象中有几年时间海外投行总是拿这个说事。2013年,国家审计署第一次审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,后来公布了总量数据。2014年出台了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》,即43号文,明确要剥离城投平台公司政府融资功能,这是地方债务顶层设计的开端。大家都以为城投要结束了,但没有想到2014年起城投债务迅猛扩容。

毫无疑问,中央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情况是特别清楚的,从2013年起中央就全面掌握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数据。从43文起,中央的态度也是特别明确的,就是剥离城投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,不过,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城投的依赖还在,另一方面,即使要化解存量债务,也是很有挑战的,城投企业基本上没有多少利润和现金流,而每年都要支付比较高的利息成本。

一种方案是债务置换,把隐性债务拿到台面来,由地方政府直接发债融资来置换,这几年地方政府发债的规模越发越多。从楼部长在任时开始让地方政府发债置换,楼部长在2015年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时,披露了一个数据,2015年被置换的存量债务融资成本从平均约10%降至3.5%左右,预计为地方政府每年节省利息2000亿元。

债务置换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。但政府的公开债务,也是有约束的,如果规模太大,站在国际视角就会影响很多方面。所以即使现在地方政府直接发债的规模越来越大,我也不认为可以全部置换隐性债务。

另一种方案是,城投企业市场化转型。现实中往往是从改名字开始的,比如马鞍山城投改名为江东控股。城投企业做的业务没有太多竞争力,也难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生存。

2021年传出了15号文,我们不论真假,就传出的版本做一些探讨。15号文的宗旨是让金融机构打消财政兜底幻觉,严禁新增或虚假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,切实把控好金融阀门。既然地方政府控不住,那通过金融机构来控制,把涉及到隐性债务的审批权限上收到总行,限制新增,逐笔解决存量债务,从严处罚金融机构新增或虚假化债行为。不过15号文执行不久,就有所放松调整。

政策红利期还有多久?

城投的未来走向,一种可能是如广东省和上海市一样,于2021年10月先后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。而城投的悖论就在于,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,越需要通过举债的方式来投资、来发展经济。所以这种模式只适用于经济最发达的区域。

第二种可能,15号文能够贯彻落实,不再有新增隐性债务,存量债务逐步落实化解方案。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不能解决所有隐性债务的前提下,我认为这是最优的方案,以时间来换空间,以未来的发展来消减历史的负担。

第三种可能,未来针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政策明朗化,要么把尾部差的城投企业一次性出清,要么有统一的措施一盘棋解决,比如区域内城投的大整合。

在当前地方债务风险“一把手”负责制的背景下,没有一个地区想成为首例实质性违约城投的区域,偿债意愿强烈,有多个地区成立了债务专项应急资金,制定并落实类似“631”债务管控机制,明确偿债方案和应急预案,明确相关各方责任和追责机制,确保资金顺畅接续。

目前处于城投债保刚兑和即将解决的模糊期,对城投债投资者而言当前是政策的红利期,未来的政策走向会越来越清晰,抓住这段尾巴,抓住特殊时期的机遇。拍脑袋讲,未来2年投资城投债还有不错的机会。

投资应该怎么做?

我们对城投做了比较多的回顾,从城投出现时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没有那么清晰,地方政府也从未能真正摆脱这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被称为隐性债务。对城投债的信用分析是很有难度的,我们在业内一直称为城投信仰。

我认为,我们应该回到城投的本质,就是政府通过城投举债,增加了隐性债务,也为地方政府解决了民生问题,即使这个过程没有产生利润,即使没有很好的现金流。所以,我认为投资的核心是,你要尽最大努力去判断一个债券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城投债,如果是,安全性就大为不同。其次,才是分析城投所在的区域、财政实力、融资资金的使用情况等。

在上面分析的前提下,怎么选择具体的标的?1)选区域,浙江江苏山东四川(特指成都)是一类;辽宁内蒙黑龙江是一类;贵州新疆是一类;甘肃青海云南吉林天津是一类。2)选老债,被纳入隐性债务的概率大。3)期限尽量短,有政策变动时,即使不能直接卖掉也大概率能等到期兑付。

最后,我认为只要是真正的城投债,过往的融资切切实实投向了民生工程,债务的安全性还是很高的。城投企业在直接躺倒之前,还有很多种选项,比如展期慢慢还、比如区域内城投大整合。过去是为了促进更快发展,要发挥各区县的积极能动性,一个地级市设立了市本级和区县的多个城投企业;现在是收缩期,整合是大势所趋,如果一个地级市只有一家城投企业,我不相信属地金融机构能不做业务。这些都是未来可能经历的。

写在最后 

投资想要寻找的并非绝对的确定性,而是市场波动中出现的交易性、阶段性博取超额收益的机会。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;这是信任的时代,也是怀疑的时代;这是希望之春,也是失望之冬……从大国博弈到行业变局,波谲云诡的大时代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和亲历者,置身事内的我们如同穿行在迷雾之中,危机与荣光一同潜伏在前行的远方。

联系方式

管理总部:南京市西城路300号君泰国际A幢15-23层

服务电话:400-025-4677

传真号码:025--52344677 

资料接收邮箱:vcinchina@foxmail.com 


咨询热线:

025-52384677